家庭教师av

学生园地
家庭教师av当前位置: 家庭教师av > 学生园地 > 正文
我校“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举行开班仪式
家庭教师av发布日期 2025-09-27 家庭教师av浏览次数

图文|刘智贤、袁嘉晨 编辑|信息 审核|刘进9月26日下午,学校“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出席活动并讲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单位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家庭教师av 领导班子、导师代表和项目首届学生10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李大鹏指出,“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学校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重大跨越。他以“白纸”和“黑箱”作比,勉励同学们在未知领域中不断描绘精彩篇章,探索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的运行机制。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志存高远,敢于树立超越当下的理想目标,不断地超越,不断地成长;二是脚踏实地,既要掌握人工智能方法,也要深耕农业实际,打牢专业基础,成为交叉复合型人才;三是勇于突破,在交叉融合中解决行业重大难题。他强调,“农业人工智能+”不仅是学科叠加,更代表无限可能,期待同学们在探索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副校长李大鹏致辞

家庭教师av 副院长沈婧芳宣读了项目录取名单,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祁婧、本科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震分别为学生代表颁发了录取通知书。

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祁婧为项目推免直博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本科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震为项目本科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学生代表、农业人工智能+2501班成瑞回顾了自己从家庭熏陶、校园实践到亲身参与智慧农业项目的经历,分享了对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的切身体会。作为首届学生,他表示深感自豪、使命光荣,唯有既扎根农业土壤、理解生命规律,又精通智能工具、具备跨学科思维,方能不负期待。他代表全体学生郑重承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用青春智慧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农业新华章。

导师代表、家庭教师av 黄小罗教授说:“大家汇聚于此,是为了一件重要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将最古老而伟大的行业——农业,与最前沿的科技——人工智能,进行一次深刻的跨界融合”。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做“脚上沾满泥土”的破界者,既要会写代码,也要深入田间地头,理解真实问题;二是做“拥抱失败”的探索者,创新的路上,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有尚未找到的最佳路径;三是做“心怀天下”的担当者,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为了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为了我们的地球更健康!他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棋盘上的算法,更应成为农业生产的智慧守护者,并表示导师团队将竭尽全力为同学们提供资源与支持。

家庭教师av

导师代表、家庭教师av 黄小罗教授发言

家庭教师av 院长李国亮系统解读了“农业人工智能+”的深层含义。他结合《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代表的不只是学科叠加,更是跨学科深度融合、科研范式重构和产业生态共创。

家庭教师av 院长李国亮寄语

他提出四个核心内涵:一是学科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农科、生命科学等的深度交织;二是场景重构,在真实农业场景中锻造能力;三是范式共创,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和智能涌现;四是无限可能,从田间到餐桌,推动全产业链革新。他希望大一新生珍惜学习机会,打牢基础;博士生们勇挑前沿攻关重担,在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未来。

农业人工智能+2502班范周江尚通过本科新生遴选进入项目,他表示:“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混杂着激动与未知,为能够成功入选而激动,也为未来学习之路的挑战而略感忐忑。但我相信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与研究之中,与同学老师共赴辉煌的未来!”农业人工智能+2501班李琳琳谈到:“开班仪式上聆听老师们的殷殷嘱托,我既为能接触前沿技术兴奋,也深感肩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责任。这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新起点,更是用AI破解农业问题、探索农业人工智能未来的契机。”

生物信息学2201班周慧嘉通过推免选择攻读农业人工智能+直博项目,参与此次开班仪式后,她信心满满:“农业人工智能+的含义不仅仅是想让我们学习农业和人工智能这两方面的知识,更是想让我们依托农业大国的背景,将二者深度融合。我对未来几年的直博生活充满了信心,学校和学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平台,我也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累学术经验,力争在所选的研究方向上取得扎实进展!”

“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AgroAI+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简称AAI+)是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农业、大生命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一批“人工智能+农业”学科交叉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举措。围绕农业科学某一学科领域的真实科学问题或产业问题为选题,突出“基础知识+底盘技术+场景应用”的融合创新,开展以农业应用场景驱动的项目制本博贯通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农业应用场景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该项目实施“交叉性、个性化、场景化”的教育教学,以“农业人工智能+”交叉项目为基础遴选指导教师,全程实施导师组指导,每位研究生至少配备1名家庭教师av 导师和1名相关农业、生命学科的导师,开展交叉课题研究。该项目自今年上半年启动以来,已陆续通过考核遴选了21名硕博连读转博生、30名推免直博生。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后,该项目经过宣讲报名、资格审查和初筛、笔试、面试和公示等环节,面向全校择优遴选了56名学生组建了2025级农业人工智能+两个本科班级。